农业病虫信息
第19期
泸州市植物保护植物检疫站 2019年6月17日
警惕黏虫爆发成灾
黏虫[Mythimna separata (Walker)]又名行军虫、剃枝虫、五色虫,属鳞翅目夜蛾科害虫,喜食水稻、高粱、玉米等禾本科作物,也取食白菜、黄豆等其它作物和杂草,具有暴食性、多食性和一定迁飞能力。黏虫为典型的食叶类害虫,大发生时常将叶片全部食光、穗部咬断,造成严重减产或绝收。黏虫在全国分布极广,在我市高粱种植区也普遍发生,严重危害着高粱产业。 近日,我站在江阳区弥陀镇定点监测区对高粱种植基地所设置的性诱装置与田间病虫害进行调查发现,部分高粱被黏虫啃食严重,影响着高粱的生长与产量。抓好这次防治对于减轻黏虫为害较为关键。
一、发生情况调查 据我站在江阳区弥陀镇(28.9°N, 105.6°E)设置的90个害虫性诱装置诱集情况,6月6日至6月14日所诱集的黏虫成虫数量最多,可高于部分种类害虫近10倍,平均15.5只/个,最高可达36只/个,显著高于诱集的其它害虫。经调查被害株发现,部分田块黏虫幼虫数量可达150头/百丛,以低龄幼虫为主,一些高粱叶片被咬成缺刻,受害严重,需立即进行防治。
二、气象条件 据市气象局预测,今年6月高温天气不多而雨水较多,利于喜欢温暖高湿条件的黏虫迁入和生长发育。
三、防治建议 黏虫的防控以预防和绿色防控技术为主,综合防治为方针,具体建议如下: 药剂防治:选用康宽(20 %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10-15ml/亩,福戈(20%氯虫苯甲酰+20%噻虫嗪水分散粒剂)8-10ml/亩,0.6%苦参碱水剂60-80ml/亩,0.3%印楝素乳油80-150 ml/亩,任一种交替使用防治。 注意事项:①低龄黏虫会躲在心叶、叶鞘或中下部茎叶丛中,内外都要喷洒防治,达到叶片润而不滴水为止;②施药尽量选择无风的早晨或傍晚,避开中午较热天气,防止中毒;③若施药4小时内遇雨,雨停后应立即补治,同时注意农药使用安全间隔期;④在防治中除了作物,还应对周边地下杂草喷施药物;⑤选用对路农药,严禁使用高剧毒农药和农药乱混用,可考虑使用低毒拟除虫菊酯类农药及生物农药,如阿维菌素等;⑥农药包装废弃物要及时回收,交到购买农药处或有处置资格的企业集中处置。
上一篇文章: 2017年泸州市粮经作物重大病虫发生趋势预报 下一篇文章: 泸州市荔枝蒂蛀虫防治预报 |